穀臼那哪手工麵包

商家簡介

【臺東 • 慢潮流-採訪報導】

▌穀臼那哪手工麵包:把部落草葉揉進麵團裡的呼吸 ▌

金崙火車站旁,一間低調的小麵包店靜靜地運作著。清晨的空氣帶著海風與泥土香,烤箱傳來細碎的聲音,伴著淡淡草葉與酵母發酵的氣味。這裡是穀臼那哪手工麵包,一個讓時間與土地重新進入日常的地方。

老闆、也是麵包師傅—朱志進,曾在軍中服役23年。退伍後,他回到金崙與母親一起生活,每天上山採集野菜,用自養酵母與時間,烤出可以「呼吸」的麵包。
「我們麵包的口味每天不固定,因為山每天都不一樣。」朱志進的母親每天清晨出門採食,回來帶著飛機菜、紫背草、香蘭葉、刺蔥、台灣大圓葉……這些不起眼的野菜,本是部落餐桌上的日常,如今都成為麵包裡的主角。

每一顆麵團都要花三天孕育:第一天養酵母,第二天揉麵團,第三天烘焙出爐。冷藏發酵讓麵包自然分解糖分與澱粉,吃起來不易脹氣。「我先解決大家吃麵包會胃酸的問題,再談風味。」穀臼那哪的麵包不靠裝飾取勝,吃起來有草葉的清香與酸種的微酸。

▌麵包裡的野菜,是部落的氣味 ▌

每天晚上6點穀臼那哪的粉專會公布隔天出爐的麵包口味,通常開放三分之一預購,其餘保留給現場的客人,希望更多人來店裡聞烘焙麥香、聽部落的故事,而不是只網購而已。在店裡客人能看到朱志進揉麵、發酵、烘烤全部過程。「讓大家看到你吃的麵包是怎麼來的,這樣吃下去才有溫度。」

「穀臼那哪」來自創辦人妻子故鄉的家名,具有族名與家族的記憶。朱志進把麵包視為部落文化的載體,成立「Tarivak我們很力量」部落青年聯盟,串起金崙返鄉青年的力量,在家鄉找到工作的節奏與生活的方向。

永續指標

品牌故事

營業資訊

  • 營業時間:
  • 地址:臺東縣太麻里鄉臺東縣太麻里鄉金崙村 4 鄰 119 之 2 號
  • 電話:0980-194-261
  • EMAIL:

Our Partners我們的夥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