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和成餅店
商家簡介
【臺東 • 慢潮流-採訪報導】
▌福和成餅店:一口餅裡的百年時光▌
在臺東成功鎮的舊街巷裡,一股淡淡的香氣,從蒸氣與烤爐交錯的地方緩緩飄出。「福和成餅店」創立於1931年,由洪錫柳先生創辦,他從南投遠赴東部,在成功鎮開設糕餅舖,將和菓子的細膩工藝與在地味融合,命名為「福和成」,寓意「福氣、和氣、成功」。近百年以來,三代人守著這座小鎮的傳統味道,把時間揉進餅皮裡。
每天清晨,福和成後廚的蒸氣騰起,香氣混著豆沙、麻糬,以及米漿的甜。封仔餅、紅龜粿、草仔粿、手工麻糬,這些看似平凡的傳統點心,是成功人生活的一部分。「封仔餅」是店裡的招牌,外皮酥脆、餡料綿密,從最早的紅豆、綠豆,到如今的芋頭、洛神、地瓜新口味。第三代經營者洪曉龍延續父執輩手藝,也帶入自己的創意,他說糕餅的好吃在於「手的記憶」,揉麵的力道、餅皮的厚度、火候的拿捏,全憑時間經驗堆疊。
▌舊鎮裡的慢食風景▌
福和成不只是買餅的地方,更像一座社區廚房,許多熟客習慣早晨來聊天、順手帶走一包熱騰騰的麻糬。每逢節慶,從中秋封仔餅到清明草仔粿,每一樣都與地方節氣緊緊相連。這幾年,福和成也推出糕餅手作體驗。遊客可以在店裡學做麻糬、搓餅皮、包餡、蒸製,重新體會「慢」的意義。「大家做得不一定漂亮,但都記得那股熱氣的味道。」洪曉龍笑說。
福和成現在也開始與在地小農、文創團隊合作,開發結合花生、洛神與金針花等在地素材的創意糕餅,每一口都像是一張小小的風土名片,記錄著成功鎮的味道。這間歷經三代的餅店,用最樸實的方式,讓歲月被看見、被嚐見。在這裡時間似乎走得更慢;福和成用一塊塊餅,繼續延伸這座小鎮的人情溫度。









